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学院介绍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和1978年成立的历史系,是我校办学历史较早的科研教学单位。2019年,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与新成立的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合署组成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马曜、王叔武、汪宁生、黄惠焜、赵嘉文、巫凌云、盖兴之、谢本书、和少英等-批著名专家学者先后在所(院)从事教学科研,为所(院)的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所(院)现有在岗教职工65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2人,具有博士学位48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778人,其中本科生517人,硕士研究生202人,博士研究生59人。
优势/特色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秉承立足边疆、服务边疆的宗旨,重点关注“历史”“民族”与“边疆”的有机结合,尤其重视西南地区民族与边疆领域课程体系中设置体现区域特色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重视文献与田野调查实践的结合,通过田野实习,暑期调查、口述民族史等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依托民族学、中国史学科的强大科研优势反哺教学,培养“具备良好人文素养+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实践技能”的“三位一体”复合型人才,有效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专业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设有民族学、历史学2个本科专业。民族学专业是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云南省本科品牌专业;历史学专业是教育部“双万计划”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现拥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民族学、中国史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民族学学科是云南省重点学科和云南省高峰A类学科,中国史学科是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以及云南省高峰B类学科(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史)。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