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Institute of Fundamental and Frontier Sciences,简称IFFS)成立于2014年6月,是电子科技大学为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整体基础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而特别筹建的“学术特区”。作为电子科技大学在基础与前沿研究方面的重要“基地”和“示范”,研究院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与前沿学术高地为目标,紧密围绕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等一级学科的共性基础理论和前沿交叉领域开展研究。
基础院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以“智慧(Intelligence)专注(Focus)自由(Freedom)成就(Success)”为建设理念,以“国际化学术特区”作为建设核心,实施“无边界学院”发展战略,不断探索和改革有利于激发基础研究活力的特区机制,打造具有国际一流的软硬件环境,为电子科技大学的基础前沿研究营造宽松自由、活跃开放、潜心专注的学术氛围。
基础院汇聚了来自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东京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的海内外50余位高层次人才组成的高水平国际化研究队伍,组建了40余个高水平研究团队,围绕非经典信息科学、跨尺度物质科学和泛智能生命科学三大方向,成立了量子信息研究中心、集成光子研究中心、碳中和研究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生命医学交叉研究中心。建成了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量子物理与光量子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累计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和13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四川省天府友谊奖、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奖、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科学探索奖、贝塞尔研究奖、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提名奖等奖项。在基础前沿研究领域开展原创探索研究,不断产出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代表性原创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Nature,Science,Nature Physics,Nature Materials,Nature Photonics,Nature Catalysis,Nature Electronic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成为高端学术成果和原始创新能力的发源地。
基础院积极探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科教融汇,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基础前沿研究后备人才”为育人理念,大力推进前沿交叉学科建设,构建了高质量前沿交叉人才培养体系,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探索新路。累计培养研究生超800人,涉及数学、物理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多个学科。经过多年探索,已与欧洲、北美、澳洲、亚太地区等3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先后与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成立INRS-UESTC联合研究中心、与德国马普学会成立中德马普学会伙伴小组,为研究生提供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等顶尖名校深造机会,并培养来自美国、德国、丹麦等十余个国家留学生。历届硕/博士毕业生均得到各高校、科研院所、党政机关等国家重点单位的广泛认可,不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高素质人才。
基础院朝着“汇聚智慧学者,专注基础与前沿研究,营造自由学术氛围,共同实现人生成就”的方向不断迈进!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