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成都煤炭管理干部学院的工科院系和四川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成都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于1984年,是原煤炭部直属的五所煤炭管理干部学院之一。四川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国家二级培训机构)成立于1988年,是由原煤炭部投资与原成都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合并建设的省级安全技术培训中心。1999年,四川省政府将成都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四川师范大学,成立了四川师范大学草堂校区。2008年,以草堂校区相关系部和四川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为基础,成立了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和四川师范大学安全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安培中心)。工学院和安培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作方式。
学院下设安全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工业设计四个系。开设有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安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工业设计四个本科专业。资源与环境硕士点以矿山、消防、工程、电力安全为特色,电子信息硕士点以智能控制、智慧能源为特色。2012年、2013年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 “四川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2019年安全工程专业入选“四川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四川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工程造价专业入选“四川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现有在校本科生1200多名,研究生60多名。
我院现有70名教师,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后备人才3名,天府峨眉计划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0名,教授9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5名,博士30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10名。学院有2名国家级安全生产专家,16名四川省和成都市安全生产专家,20名安全培训专家,14名应急管理专家。学院聘有海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客座教授、校外兼职研究生导师20余名。
近年来,获得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校级奖项2项;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获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省级一流课程4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27项;教师教学竞赛获奖国家级5项、省级2项;正式出版教材25部。学院通过多种举措,激励老师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育人成效显著。近三年,学生获得互联网+国家级铜奖2项,省级5金3银5铜;挑战杯共获得国三2项,省级特等1项、一等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省级以上立项36项;学科竞赛省级以上获奖447项,其中国家级A类竞赛获奖73项。
近五年,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开展了9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获批纵向课题54项,横向课题4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发表论文166篇,其中SCI/SSCI/EI检索期刊论文54篇,申请专利43项,软件著作权登记42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学院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大力加强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学院建有工程实验中心,建筑面积4400余平方米,下设 30余个教学科研实验室。仪器设备1800余台(套),价值2800多万元。实验中心每年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实训等实践课程120余门,约20万人时数。每年承担学校及以上部门立项的开放式实验项目50余项(包括国家、省级竞赛和科创项目、自制实验设备项目、开放实验项目等),各类开放总计4.5万人时数。建有四川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四川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建有各类校外学生实习基地18个,学校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原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青团四川省委三方共建了“四川省安全社区教学实践与社会服务协同创新基地”。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