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州

新闻与传播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4年7月,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专业教师46人,教授19人(含博导11人)。凭借日益增强的学科基础,学院逐渐形成了精干的新闻与传播教学科研师资团队,学院教师中有国家级人才、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英才和校级人才等多人,师资力量雄厚。学院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围绕新闻学、传播学和计算广告与品牌传播三个招生方向,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立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多层次一体化的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整合发挥华南理工大学以理工科见长的多学科复合优势,积极探索新闻传播学“新文科”建设,稳步推进人才培养和学科交叉融合,致力打造特色优势研究方向和领域,重点发展智能传播、跨文化传播与新媒介两个方向,着力建设融合新闻、计算传播学、计算广告、健康传播和国际传播五个研究领域。

学院下设新闻传播系、品牌传播系、视听传播系、网络传播系和实验教学中心、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四系二中心。有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方向、视听传播方向)和广告学(品牌传播方向)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新闻学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开设传播学“2+2”双学位班(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培养)。拥有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现有教学实验设备总值1000万元,图书资料19490册,行政实验用房4063平方米。设有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属七个分中心之一,含融合媒体实验室和摄影摄像实验室、动捕混合现实实验室、网络直播实验室等)。

学院先后牵头成立了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地方新闻史研究委员会两个二级分会。学院拥有一个共建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研究院(国家外文局、广州市委宣传部与华南理工大学三方共建);三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闻传播学科第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大数据与计算广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公众健康风险监测与信息传播中心;一个国家一级学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研究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网络视听创作与研究中心,以及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研究中心、网络舆论研究中心、纪录片创作与研究中心、社会计算研究所和客家文化研究所等校级科研平台。

学院牢抓国家新文科建设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历史机遇,近年来科研成果突出,学科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新闻传播学学科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2名,进入前10%。学院近五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后期资助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3项、青年项目1项;发表SCI、SSCI论文30余篇,CSSCI论文近200篇;获得省部级社科奖青年成果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借助广州的地缘优势和华南新闻传媒的行业优势,学院充分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实践和就业机会,学生就业单位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互联网公司、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以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培养出了一批以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著称的高素质新闻与传播人才。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