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长沙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是中南大学最早成立的二级学院之一。现有教职工143人,其中专任教师115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400余人。拥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矿物加工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四个本科专业,矿物加工工程、钢铁冶金、材料学、矿物材料、再生材料工程、微生物学和生物工程七个博士、硕士点。建有教育部和湖南省生物冶金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钢铁烧结球团工程中心,与冶金学院等共建难冶有色金属高效清洁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际生物冶金学会的挂靠单位。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建成了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冠周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涛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胡岳华教授为带头人的高水平学科梯队。教师队伍中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含海外)15人次,国家“四青人才”10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人,国家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0人。生物冶金团队获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矿物加工界面科学团队获批为教育部创新团队。

学院始终围绕人才培养这一首要任务,不断提高培养质量。本科生、硕士、博士生的培养达到国家教学评估的优秀水平,近十年来为社会输送了4000余名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了一批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知名的中青年学者。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2篇;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1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

近十年来学院坚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攻关工作,共承担省部级以上重大科学研究项目80余项。获得国家奖励及省部级奖励共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项。出版学术专著30部,其中外文原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