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武汉

国家重点实验室

多年来,实验室始终坚持“严谨、求实、开放、竞争”的八字方针,在传统纺织学科基础上,通过与材料、化工、机电、计算机、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的交叉,突出纺织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的特色,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并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战略需求,为推动我国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产业的科技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验室以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纺织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研究基地为目标,凝练学科方向,汇聚科研人才,严格规范管理,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通过科研项目合作,实验室已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澳大利亚羊毛创新公司等国际上知名的纺织院校和研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目前,中国工程院孙晋良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俞建勇院士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徐卫林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85人,其中固定研究人员 58 人,管理及技术人员12 人,其他流动人员 15人。固定研究人员中博士生导师 8人、教授28人、高工 5 人、博士 48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1 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 人、万人计划人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1人,中青年科技奖励获得者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 1 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1 人,湖北省“百人计划”和“楚天学者”18人。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1)纤维的结构与性能、(2)纺织品的加工新理论与新方法、(3)纺织加工的新装备与信息化。 2009年以来实验室共承担国家级项目85项,省部级项目170项,企业委托项目587项,完成科研经费总额近1.4亿元;目前承担在研国家级项目31项,省部级项目68项,企业委托项目130余项,在研项目经费总额3640万元,代表性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 项)、973 计划(2项)、863 计划(2 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6 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8项)、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 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湖北省突出贡献奖(湖北省最高科技奖)1 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 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25项,荣获美国纤维学会“杰出成就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 项,中国纺织学术大奖1项,“桑麻学者”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 4 部,发表 SCI 收录论文 47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 350 余项。 作为国家级科研基地,实验室将继续延续勇于创新、完全拼搏、持之以恒的精神,以“严谨、求实、唯真”的科研态度,为纺织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学科和产业的发展、实现我国纺织工业新的发展战略,为满足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重大需求做出新的贡献。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