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创新研究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创院)于2019年1月经省委组织部批准成立,2021年5月成为独立二级研究院,旨在以国家重大科研需求为导向,聚焦中医药领域和生命健康领域重大理论问题和重要应用问题,开展中医药与前沿学科交叉融合,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和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新高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助力我校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
中创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现有教职工68人、全职引进专家3人,教职工平均年龄35岁,博士学历教职工占比80%以上,高级职称23人,占比33%。现有国家青年岐黄学者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3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中国科协海智特聘专家1人,山东名中医药专家2人,齐鲁扁仓杰出青年人才1人,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围绕中医药免疫调控、中医针灸与神经血管、活血化瘀与血管重构、细胞行为组学、中医药脑科学等优势研究方向,形成了以“青年岐黄学者”、“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领衔的11个高水平科研团队,实行团队首席科学家负责制。
中创院不断推进实验平台建设,现有教育部中医药经典理论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数据开放应用实验室、山东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实验室、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济南市工程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等13个高水平科研平台,打造了高端显微表征、神经电生理、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组织形态学等功能模块专区,实现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为科研和教学提供了先进完善的实验平台。
中创院以科研工作为中心,积极促进科教融合。成立以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1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3项、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4项,科研总经费5300余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2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1395.4;授权国际发明专利5项,国家发明专利24项;首位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及三等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
中创院现有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28人,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博士后流动站及博士学位授予学科和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五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在读研究生228人,其中博士生42人、硕士生186人。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7人次、校长奖学金2人次,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银铜奖、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国赛铜奖等喜人成绩。
中创院将始终不断强化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科研平台建设、学术交流合作、科教融合育人,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深化内涵、特色、融合发展,以高水平、有组织的学科布局、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人才培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势赋能,促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与发展。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