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赣州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源于1959年赣南师范专科学校理化科,1964年设为物理科,1985年设为赣南师范学院物理系,2003年改为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2006年改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16年设为赣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学院现有物理系、信息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等三个系,拥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区块链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两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电子信息等两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学院现有八个党支部,其中教工党支部三个,学生党支部五个。学院党委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础组织工作条例》,按照基层党建“三化”建设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双融双育”活动,推动“党建+育人”工作的深度发展,努力把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一、学科专业建设

物理学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西省特色专业,江西省普通高校四星级本科专业点,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3。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模拟电路》、《通信原理》。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量子力学》、《模拟电路》、《电路分析》、《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单片机与接口技术》。

江西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量子力学》。

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立项建设团队:科教协同物理学专业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平台:江西省高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科学研究:

学院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在新能源材料、智能显示技术、智能制造、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器件、区块联等方向开展科学和技术研究。

获得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项。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SCI一区、二区论文)52篇,获批国家级项目16项。

三、师资队伍建设:

1人入选江西省“双千计划”。

2名教师获得省级人才称号。

1名教师获评第二届江西普通高校金牌研究生导师。

1名教师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

四、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本科生1450多人,硕士研究生140余人。

学生社团:大学生智能电子协会、大学生演讲团、大学生创新实践协会。

学院始终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中心任务来抓,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近万名毕业生,培养了赣南苏区近70%的中学物理教师。涌现了一大批杰出校友,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翔、“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范建平、文昌发射场通信站技术室副主任廖振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水鉴、庄席福、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获得者黄才发、全国优秀校长廖志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