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南昌

飞行器工程学院

飞行器工程(航空发动机)学院是在原机械工程系、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建立起来的。2009年6月,根据学校学科发展及专业设置的需要,由原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 “飞行器设计工程系”、“飞行器动力工程系”、“飞行器制造工程系”的航空维修技术与工程方向、大学生航空文化教研部和原土木建筑学院“力学教研部”、“力学实验中心”、“ 实验力学研究室”组建飞行器工程学院。2013年新增飞行技术专业,培养飞行学员。2017年8月,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与南昌航空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航空发动机学院,和飞行器工程学院合署办公,学院更名为飞行器工程(航空发动机)学院,招收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航空发动机方向)本科生。2018年9月,为适应江西省航空发展需求,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航空维修技术与工程方向)和飞行技术专业从学院分离出去,组建通航学院。飞行器工程(航空发动机)学院保留原有的“飞行器设计工程系”、“飞行器动力工程系”、“大学生航空文化教研部”、“力学教研部”、“力学实验中心”、“ 实验力学研究室”。

目前学院设有3个本科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皆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于2023年9月申报,2024年3月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2024年9月将实现首批本科招生。1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4个二级学科学术硕士点(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飞行器设计,、人机与环境工程、航空噪声与振动工程),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能源动力,机械工程);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建有“通航涡轮动力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微小航空发动机重点实验室”以及“江西省飞行器设计与气动仿真重点实验室”。下设“飞行器动力工程系”、“飞行器设计工程系”、大学生航空文化部及力学教研部”等4个系部;“力学实验中心”、“飞行器综合实验中心”、及“力学研究中心”等3个研究中心,其中力学实验中心为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外,还与国内10余家航空企业与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

学院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拥有专职教师65人,其中正、副教授33人,硕士生导师22名(其中外聘8名),11人入选江西省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学院还聘请了1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为兼职/客座教授。

学院结合学校和地域优势,不断探索、谋求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等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0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2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 出版教材、论著11部;科研到账近一亿元。在航空发动机封严环研制、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微小航空发动机、飞行器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无人机研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推广价值重大的成果,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航空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同时在相关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学生培养●

学院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传承和弘扬航空报国精神为主流主线,守住安全底线、划清思想红线、筑牢学业防线。目前学院在校生共1232人,其中本科生963人,研究生269人。开展“学长领航”、学业预警帮扶、科技创新、航空知识进校园、红色家书、“春雨计划”“爱心厨房”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实施以价值引领、感恩教育、能力发展、学业促进、心理辅导、生活保障为着力点的五位一体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形成了“学在飞院、爱在飞院、乐在飞院、成在飞院”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学院学生工作成果显著。2023年学院考研升学率达到52.1%,毕业生就业工作连年保持良好的态势,就业率90%以上。本科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比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飞行器设计挑战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斩金夺银。涌现出了“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西省最美大学生”刘鑫、校十佳大学生屈帅镔(保研至清华大学)等先进榜样。

学院团委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团员青年将爱国情转化为报国行。团委“凌云飞院”志愿服务队成员的身影活跃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及返家乡等志愿服务中,被评为2022年度江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实践团队、2023年“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社会实践暨志愿服务优秀团队。学院团委连续9年开展“春雨计划”,走进德仁苑、金桥中心小学、三阳中心小学、保卫小学等地,播撒航空梦想种子,关爱留守儿童成长。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热门学院

资讯排名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40000-52125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8:00-24:00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