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于2024年1月16日揭牌成立。学院以服务农业绿色发展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宗旨,锚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机遇,强化蜂学守正创新和学科交叉融合,着力推进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高素质生物医药行业专门人才,成为全国一流蜂学与生物医药人才培养的样板区。
【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学院与动物科学学院共建兽医专业学位博士点,与生命科学学院共建生物学一级学科下的蜂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与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学院共建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点,与动物科学学院共建畜牧学一级学科下的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二级学科硕士点、畜牧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点;学院设有蜂学、生物制药、中药资源与开发3个本科专业。现有学生近500人,其中研究生78人。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近60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6%,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8%。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闽江学者2人,福建省高层次人才B类2人、C类3人;福建省第四批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1人,福建省第二届杰出人民教师1人,福建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多人在国家级、省级蜂学相关学术团体兼任要职。柔性引进德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马丁(Martin Giurfa)教授,外聘中国科学院吴常信院士、陈润生院士、中国工程院庞国芳院士、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黄智勇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张少吾教授、美国农业部蜜蜂病毒研究专家陈彦平博士、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吴杰研究员、浙江大学陈盛禄教授、台湾大学何铠光教授为客座教授。
【教学与科研平台】学院拥有1个天然生物毒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蜂产品加工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部福建蜜蜂生物学科学观测试验站;1个福建省蜂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1个福建省院士专家合作工作站、1个蜂学研究院和2个研究所、1个教学实验中心、1个教学实践蜂场、1个中草药标本馆、1个百药种植园。此外,还与国内多家蜂业与制药企业合作,合作建立了30余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教学与科研成果】学院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校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主编出版蜂学本科专业全国统编教材9部,主编、参编蜂学专著多部;“优质蜂毒的采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入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近5年承担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多项,到位科研经费达2000多万元;科研成果获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3项,获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
【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学院始终秉承校企联合和产教融合的理念,具备生物与医药产业链研发水平,承担校企合作课题230余项,帮助企业攻克380多个技术难题。与福建省神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和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蜂业、生物医药相关企业合作建成若干产学研基地。合作开发蜂毒外擦剂——“神蜂精”、养颜护肝的“江南春”、抗癌制剂——宝元灵和抑癌抗炎的“J9311蜂胶胶囊”等产品。学院是海峡两岸蜂学学术交流活动的主要创导者与发起人,自2001年起与台湾大学共同举办首届“海峡两岸蜜蜂生物学学术研讨交流会”以来,每年组织一次活动,创办海峡两岸蜂疗高峰论坛,与台湾企业技术合作成功对接的6·18项目,被评选为优秀对接项目;与国内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等,与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瑞士、加拿大、以色列、丹麦等国家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富有成效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