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院
园艺学院是我校设立较早的院系之一,肇始于1947年创建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园艺系,1952年调整至浙江大学农学院,1958年9月恢复重建安徽农学院园艺系,2004年8月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现下设果树科学系、蔬菜科学系、观赏园艺系、设施工程系等4个系部和1个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956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 393 人(含留学生15人)。在职教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64人。教授24人,副教授27人,博导1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4%,有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超过3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知名专家”领军人才1人,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入选安徽省知名专家1人,知名专家3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4人、后备人选5人,享受国务院和安徽省政府津贴3人,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8人。
学院建有园艺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下设果树园艺、蔬菜园艺、观赏园艺和设施园艺四个方向。园艺学科于2011年获批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设立果树学和蔬菜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并建有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2020年园艺学科获批安徽省高峰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全国农林院校学科评估中获得B等次。1995年和2007年分别设立果树学和蔬菜学2个硕士学位点,2016年和2017年分别设立景观园艺学硕士点、园艺专业学位硕士点、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点。
学院建有农业农村部“国家中原山地特色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圃”、安徽省发改委“安徽省园艺作物育种工程中心”、安徽省科技厅“园艺作物品质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园艺产品品质与采后生物技术‘一带一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4个,与和县共建皖江蔬菜研究院,与潘集共建潘集酥瓜特色试验站,建有12个科技小院。在和县、潘集、舒城、淮北、金寨等地建设20余个本科生、研究生校外实习基地,为学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学院聚焦学科国际前沿领域与园艺产业核心技术需求,凝练形成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高效栽培、智慧园艺和园产品加工现代化、园产品营养健康与资源开发等优势和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近5年,科研经费总计7000万元,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经费占比60%。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1项,园艺学安徽省教学团队1个。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9项。主持制定安徽省地方标准10余项,选育园艺新品种68个。在Plant Cell、Cell Reports、Advanced Scienc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一类以上论文100余篇,发明专利60余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强,主动服务园艺产业影响力大。
学院依托“一带一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积极拓展国际化合作育人模式,先后与英国、泰国、新西兰、马来西亚、哥伦比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位园艺学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资助海外攻读博士,2名哥斯达黎加专家荣获“ 合肥市国际合作友谊奖”,聘请8名国外专家为导师,打造了“一带一路”中外名师大讲堂、“园艺大讲堂”等系列国际化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一带一路’背景下园艺研究生‘基地-项目-人才’国际化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并在兄弟院校推广。
当前,学院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聚焦“办大办好办强安徽农大”这一使命,坚持以园艺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办学特色,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积极推动学院关键核心指标争先进位,努力为园艺学科和园艺科教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