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系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厦门大学已开始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并相继在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翻译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1988年经学校批准成立“厦门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后于2004年更名为“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2006年1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厦门大学正式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于2007年6月经学校批准成立“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2007年9月,智能科学与技术系迎来了第一届本科新生。2019年,厦门大学成为首批获批建设人工智能专业的35所高校之一。2019年7月,厦门大学进行学科整合,成立信息学院,原智能科学与技术系更名为人工智能系。
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系现有两个本科专业(包括:人工智能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四个硕士学位授予专业(包括: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两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系现有在校本科生近200人,硕士研究生100多人,博士研究生30多人。人工智能系现有教职工23人,其中:教授4人(含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12人,80%具有博士学位,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2/3。
目前承担包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众多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以及华为公司、腾讯公司等著名企业委托的重大横向研究课题,拥有“智能信息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厦门大学语言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此外还建设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多媒体技术”、“媒体分析与计算”、“仿脑机器人”等多个研究型实验室,为培养适合人工智能科学与产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人才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