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现有中文、历史、法律、新媒体传播4个系,设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法学、网络与新媒体4个本科专业;有中国语言文学和民族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历史)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在读研究生130人;有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特色研究基地,三江区域历史文化研究所、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所、史传文学研究所、文艺学研究所、应用语言研究所、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室、外国文学研究室多个研究所(室)。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为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教育部国家在线学分课程、黑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黑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92人,专任教师84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7人;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学位教师6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1人。多人获黑龙江省教学名师,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三江英才”,“三育人”标兵、教学“双十佳"、教学能手、师德先进个人以及教学单项奖等荣誉。柔性引进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张学昕教授。
▲教学科研
学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持“明德砺学,崇尚实践”的校训,着眼龙江,面向全国,秉持“依托优秀资源,延揽优秀教师,培养优秀学生”的理念,按照“专业理论支撑型、实践技能应用型、社会服务区域型”的发展定位,围绕“抓专业建设、促教学质量、精准培育人才”的思路,以“内涵发展、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凸显特色为主线, 对接行业产业发展,实施校地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多年来,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各类高层次人才近万名。
学院组建了东北地方史、革命史、东北方言、赫哲族发展等多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研究团队。学院承办了四届“赫哲族发展论坛”,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中外文献视野下的汉语史研究研讨会, “当代作家写作与地域文化”高端论坛等高层次学术会议。学院教师承担了众多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项多项,出版和发表大量教材、学术专著及核心期刊论文。
▲学生发展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学生成人成才根本目标,立足学院特点和专业特色,强化品牌意识,打造亮点工程,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务、心理疏导、习惯养成、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等诸方面屡获佳绩。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