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位于吉林市北华大学北校区,成立于2000年,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48年开办的机械专业。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和智能制造工程4个本科专业,1个中英合作办学项目,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537人。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吉林省品牌专业”、“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等。
2016年,学院获批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学院获得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四个二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5人。学院现有教师69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7人,硕士生导师20人。教师团队获教育部课指委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长白山技能名师和省级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11人次。
学院硬件办学条件优越。现有1个机械工程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教学科研基地:机电集成技术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工程训练中心、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吉林省特种机器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智能机械装备控制系统工程实验室、江北校外实习基地和1个校级大学生工业设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总面积12000余平方米,设备总值5500余万元。拥有30多家校外签约实习合作基地,可为学生开展实验、实习实训、科技创新实践等活动提供优良条件。
学院科研创新能力突出,在特种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航空技术与地面测试装备、医疗康复与仿生机械、机电传动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流体传动与控制、冰雪装备开发等科研领域成果丰硕,科研促进教学效果显著。近五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和省市纵横向科研项目 90 项,经费总计2311万元;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 项;国家发明专利 49 项;发表学术论文 155 篇。学院与英国提塞德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军事科学院天津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航天五院等国内外院所建立了密切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
学院秉承“学生中心、厚学科专业基础、重实践能力、个性化培养”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校地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先后实施了大类招生分方向培养改革、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与企业建立起实习+就业联动机制。
学院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广泛实施“科研助理”培养模式,使本科生从低年级起就有机会参与学科竞赛、科技开发、工程实践、管理实践等活动,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科技实践及创新成果丰硕。近年来,学生在相关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211项。其中,国家级167项、省部级1044项。曾获全国“挑战杯”竞赛国家一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一等奖7项;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赛冠军2项、机器人创意大赛国家一等奖3项,先进成图大赛团体国家一等奖2项。因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效果突出,学院先后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创建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研究与实践”获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配图通讯《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10年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助理:学生成长“加速器”》,大篇幅报道我院探索和实践“科研助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和所取得的突出成效。
学院实施班导师制,设置“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特色系列课程,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学程得到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效果良好。实行了校内外多层次分类实训模式,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拓宽了就业渠道。多年来,我院毕业生“能吃苦、上手快、业务精、后劲足”等品质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在实现全面就业的同时,学生就业层次不断提高。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