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
学院简介
学院前身为基础部,始建于1950年,建院于2002年。现设应用物理系、应用数学系、基础数学教研室、基础物理教研室、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等六个教学单位。开设应用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两个本科专业,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为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线性代数》获批辽宁省来华留学生精品课程。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16人,研究生43人。
学科实力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3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5项。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42篇,其中SCI/EI检索82篇,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8项、软件著作权45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3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改革立项9项。入选2018年中国物理学会年度最有影响论文1篇、2020-2021工程学热点论文1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2020年组织召开了“纳米功能材料物理性能分析国际研讨会”。物理学硕士点获批辽宁省研究生校际联合培养项目。多名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辽宁省政府奖学金、王涛英才奖学金、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学术之星”等荣誉。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关系。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教风学风严谨,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9人,硕士生导师19人。拥有省特聘教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3人,省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项目人才1人,省青年骨干教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抚顺市五一奖章获得者1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教师中8人有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教育、访学经历;2人获批教育部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导师资格。多名教师先后在全国高校数学课程教学创新示范交流活动辽宁赛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大赛等竞赛中获奖。
特色优势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近五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21项,其中7项为国家级项目,3项为省级项目。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22篇,专利7项。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慧科海豚大数据应用与分析大赛、“元杰光学杯” 创意大赛、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计算机博弈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等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一、二、三等奖;在世界MOS大赛中国区决赛获奖百余项以及世界MOS大赛(美国举办)获前十名两项。2020年学院荣获校首届科技节创新创业先进单位。学院本科生考研升学率保持在30%以上,连续五年荣获校考研工作先进单位。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