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 阜新

力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学科起源可追溯至建校初期隶属于基础部的力学教研室,1978年开始招收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1981年开始招收工程力学硕士研究生,1999年开始招收工程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3年获准设立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8年成立力学与工程科学系,2007年撤系改建力学与工程学院。至今已培养了三千余名力学专业毕业生,一大批考取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名牌大学及研究院所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教授,其中力学83级研究生赵阳升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学院名誉院长。

学院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科学院Hywel R.Thomas外籍院士工作站、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3个本科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其中工程力学为国家一流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为省一流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为新工科专业。

拥有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力学教学团队、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省创新团队、省重点学科、2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30余个大学生创新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 26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0人,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各学术组织担任职务、国内同行较为知名的勇于创新的中青年学者。

学院注重学术研究和交流,在工程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学术研究,并逐渐形成了矿山灾害力学、多相介质流体力学、渗流力学、射流技术应用等独特研究方向,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其中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各1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73”)3项,以及大量省部级和企业委托项目。获得20余项科技奖励,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多项省部级奖励,10余项国家专利,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其中SCI、EI检索近3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近20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与俄罗斯、日本、德国等多所大学和国内许多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经常性的学术往来和合作关系。成功承办了“首届中俄深部开采岩石动力学高层论坛“、“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第七届、第十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以及“资源枯竭城市灾害形成机理与控制战略研讨会”等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大型学术会议。

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一项,省级教学名师奖一项,以及多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力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工程力学专业于2008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Ⅰ类特色专业,力学教学团队于2008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力学科研团队于2006年被辽宁省教委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工程力学学科于2008年被辽宁省教委评为辽宁省重点学科,矿山环境与灾害力学实验室于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理论力学》和《弹性力学》课程分别于2003年和2010年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

除学校设立奖学金外,学院设有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奖学金、“诚田”奖学金、章梦涛奖学金及校友奖学金等。

由于有良好的力学训练和功底,力学专业毕业生最突出的特点是素质高、后劲足,经过短期工程知识的了解,可以转向任何工程领域,其发展速度要超过一般专业人员。

力学与工程学院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的要求,“同心协力、自强不息”,为建设成具有显著特色和国内一流的力学学科而努力奋斗。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热门学院

资讯排名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40000-52125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8:00-24:00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