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杨浦区

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

2016年,同济大学设计学科入选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计划。2017年9月,同济大学设计学科(Art & Design)入选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双一流”建设计划一流学科。在2020年QS(Quacquarelli Symonds,英国教育及留学机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同济大学在“艺术与设计(Art and Design)”学科中位列全球第13名,亚洲第一。

2016年2月,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获教育部批准后成立。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以下简称“国际学院”)由同济大学与芬兰阿尔托大学共建,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上海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通过部市共建推动上海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

国际学院严格按照中外合作办学要求,充分利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和芬兰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开展国际水准的设计教育和研究。

国际学院始终坚持以“办社会主义大学”为基本指导思想,坚持公益化办学原则。国际学院以“创新设计Innovation Design(设计3.0)”为特色,为适应全球数字网络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征,满足“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国家和区域需求,整合创意、科技和商业,着重培养国际一流水准的“可持续设计创新”领军人才。国际学院学科建设 “面向产业转型和未来生活的智能可持续设计”,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上海和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需求,为提升国家创新设计能力和竞争实力提供支持。同时,国际学院建设和发展,不断在实践和发展中拓展设计学科的疆域,是同济大学面向未来,开创探索“先行先试”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项目,成为建设全球设计教育发展的新生态的重要力量。

现阶段,国际学院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设有3个硕士研究生专业:设计学(学术型硕士/艺术学硕士)、机械(专业型硕士/机械硕士)和艺术设计(专业型硕士/艺术硕士)。3个专业设5个学科方向(Program):设计战略与管理、工业设计、媒体与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服务体系设计。各研究方向通过“设计思维”与校内建筑、交通、机械、汽车、电信、经管等优势学科充分交叉、集成与创新,聚焦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生活环境与社会创新设计、创新设计驱动的先进制造和服务、创新设计学科理论体系等领域的深入研究,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标志性示范成果,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整体战略。

同时,国际学院还与芬兰阿尔托大学共同开展非学历高等教育“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芬兰阿尔托大学跨学科产品开发课程项目(简称Aaltonaut)”。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