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1914年同济大学设立土木科时即下设道路、铁路施工专业。
1952年,随着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圣约翰大学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并入,建立了同济大学公路、铁路与桥梁系,并于1953年分设为铁路系和公路系。
1954年,清华大学土木系公路专业并入同济大学,公路系即更名为道路与桥梁工程系。
1959年,交通部在同济大学成立“交通部同济大学公路研究所”。
1979年成立我国大陆第一个交通工程研究室。
1982年成立道路与交通工程系。
2000年同济大学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立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设有道路与机场工程系、交通工程系、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运输管理工程系和综合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等5个系,拥有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分中心和道路安全与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机构。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已成为中国交通运输领域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点基地之一。学院在1981年获得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点授予权;1986年获得全国第一个道路与铁道工程博士点授予权;1998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2001年,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学院设有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学科设有特聘教授岗位。近年来荣获交通领域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多项。
今后学院将紧密对接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整体提高学科在陆路交通领域的综合水平,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人才,形成“多层次、国际化”的学科特色和“综合性、全息化、可持续”的学术特色,在基础性核心理论研究和平台建设方面重点突破,确保学院的引领地位,并形成国际性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中心。
2023年3月,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推动学院与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共同筹建宁夏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研究,促进交通运输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人才”科创生态圈。宁夏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后,将重点聚焦“无废城市”、清洁能源、数智交通、交通安全管控等建设理念开展联合创新,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宁夏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12月24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宁夏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暨东西部科技合作交流会在银川举办。下一步,交通运输厅将继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精准挖掘行业发展需求,与中东部地区优势科研单位协同开展科研攻关,助力我区交通运输行业向绿色、智能、数字化方向转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贡献交通力量。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