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下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通信工程系,设立天津市“电子与通信工程”实验中心、天津市无线移动通信与无线电能传输重点实验室等。
学院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学院的办学宗旨是,注重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具有电子、通信工程等领域职业素养。
国际(地区)联合办学是我院办学特色之一,学院目前已与美国、英国等知名高校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多渠道挖掘合作途径,不断拓宽专业领域,将培养国内外电子、通信行业需求人才作为专业办学亮点。
学院现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硕士点,是天津市重点学科,该学科在2018年上海软科排名中进入全国前35%。学院同时具有“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依托于学院的天津市无线移动通信与无线电能传输重点实验室,是天津市唯一的一所从事无线移动通信的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将极大促进学生了解和从事本专业前沿领域学习和研究。
学院现有教授、副教授27人;国家、天津市高级别人才13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自学院成立以来,各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尤其是在科研领域取得较好成绩。目前,学院共获批3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共计70余项。教师在学科级刊物发表和被SCI、EI检索的论文总数达到4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力争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列居全国师范类院校首位。
院训:厚德、博学、笃实、致远
天津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是响应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和教育部2018年4月“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于2018年4月25日成立的。系天津市第一所人工智能学院,是全国师范院校中第一所人工智能学院,也是全国前10所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下设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和天津市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学院将坚持创新引领,坚持科教融合,坚持服务需求,争取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确立优势,使天津师范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抢先占据制高点。
学院有“智能科学与技术”和“人工智能(师范)”两个本科专业,有“智能科学与技术”硕士点,及“人工智能”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依托于学院的天津市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是天津市唯一的省部级人工智能科研平台。
学院现有教授、副教授27人;国家、天津市高级别人才13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学院发展目标是定位在全国前十名的人工智能学院。主要科研方向包括:(1)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深度学习、混合增强智能、类脑智能计算、大数据智能、高级机器学习等;(2)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创新:无人驾驶、精准医学、精准农业、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硬件和系统等;(3)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无人授课、智能阅卷、智能教室、学习伴侣、自然语言理解、虚拟现实等。
院训:博学而笃行 求实而创新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