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前身为1974年成立的北京经济学院政治理论班。1977年成立北京经济学院经济系。1995年,北京经济学院与北京财贸学院合并成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成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2004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由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商务管理系、信息学院部分学科合并组建而成。著名经济学家傅筑夫、罗元铮、丁冰等耕耘数十载,培养了文魁、张连城等一大批在国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经济学者。经过多年发展,以培养思想、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型人才为目标,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高素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经济学院现有5个系(经济学系、数字经济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贸易经济系、数量经济学系),8个研究中心(北京自贸区研究院、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中欧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研究中心、中国流通研究中心、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国家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碳中和研究中心),师资力量雄厚,具备较高的科研、教学水平。
全院现有教职员工102人,专任教师93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23人,讲师43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名,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名,青年北京学者1名,北京市长城学者3名,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1名,北京市优秀教师1名,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各1名,北京市高层次人才1名,北京市高层次留学人才1名,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3名。
经济学院具有完整的本硕博培养体系,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数字经济4个本科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贸易经济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和增长经济学5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经济学院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北京地区高校经贸类专业建设群牵头单位。
学院现有本科生1400余人,硕士研究生600余人,博士研究生100余人。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权威刊物论文近330篇,出版各类专著、教材47部,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达1900多万元。
经济学院是国家级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开设有十余门全英语授课的专业课程和多门中英文双语授课的课程,与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30余所大学开展互派学生的交流项目。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术素养,近年来,学生共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一等奖40余项,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其他各类省市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50余项;多次在全国及北京市“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院立足新时代首都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服务国家和地区的重大需求,以科研机构、智库建设为抓手,为北京市“四个中心”建设建言献策,努力打造国家及首都新时代发展的高端智库。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