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海淀区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The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Poetry,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是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4月批准),是直属于学校、与院系平行的实体性科研机构。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研究对象,包括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所有诗歌形式及其相关理论形态。

中心下设中国古代诗歌、中国现当代诗歌、中国诗学思想、中国少数民族诗歌四个研究室,两个图书资料室,创办了《中国诗歌研究》、《中国诗歌研究动态》、《诗探索》、《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与日本广岛大学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心合办)四种刊物。其中,《中国诗歌研究》为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集刊。此外,从2016年起诗歌中心开始与加拿大中华诗词学会合作,在加拿大华人报纸《环球华报》开设“新诗潮”专栏。

中心现有一支高职称、高学历的研究队伍,其中专职人员14人,兼职人员17人。成立20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各类项目77项,出版著作15个系列,其他著作近百种,获得过包括各类奖项50余项。

在诗歌中心众多的学术成果中,以《中国诗歌通史》(十一卷本)和《楚辞文献丛刊》(八十卷本)的出版最具代表性。《中国诗歌通史》由赵敏俐、吴思敬教授主编,国内30余位著名学者经过近8年时间精心结撰而成,它是迄今为止第一部贯通古今、涵盖各少数民族、兼及港澳台诗歌的大型的多卷本的中国诗歌通史,2014年获得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2015年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18年入选“伟大的变革——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览”。《楚辞文献丛刊》由黄灵庚、赵敏俐、方铭教授共同主持编纂,获得2014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

诗歌中心在科研领域进行辛勤耕耘的同时,还积极参与了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建设工作。在教育部主持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取得了A-的好成绩。其中,在本学科的四大特色中,以“中国诗歌研究为龙头的中华优秀文化的创新与传播”位居第一位。

中心还与日本、韩国、美国、法国、荷兰、南非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展开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先后召开了国内外学术会议180余次。她已成为国际知名的诗歌研究重镇,资料中心与信息中心,培养中国诗歌研究专门人才的摇篮,学术交流的优秀平台,诗歌研究者与爱好者的温馨家园。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