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昌平区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历史沿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机械工程系。1969年,更名华东石油学院机械工程系。1988年,以原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机械工程系为基础,成立石油大学(北京)机械工程系。2005年,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工程系。2010年4月,成立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下设5个系(中心),分别为机电工程系、油气储运工程系、热能工程系、过程装备系和实验教学中心。建院70余年来,累计培养了2万余名优秀专门人才。

  师资队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工114人,专任教师94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29人,副高级4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7%,其中具有海外博士学位的教师19人;博士生导师43人,硕士生导师73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校企联聘学者1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2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计划1人,石大学者14人,校优秀青年学者2人,校青年拔尖人才26人。

  机构设置

学院下设7个三级单位,分别为机电系、储运系、能动系、过程系、实验教学中心、院办和学生工作室。

  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2个博士授权的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分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及研究室;拥有5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具体如下所示:

学科重点学科流动站实验室本科专业
油气储运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石油工程油气管道输运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分室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3个研究室油气储运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机械工程科研实验平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器人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过程流体过滤与分离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能源与动力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北京市一流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

  学生人数

在校生2515人,其中本科生1399人、硕士研究生891人、博士研究生225人。

  其他情况

近十年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49项,其中一等奖23项。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类项目资助100余项,获各类发明专利400余项。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热门学院

资讯排名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40000-52125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8:00-24:00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