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于2008年1月,是新疆大学专门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本硕学生培养及全校各专业国际学生管理、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等工作的机构,其前身是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对外汉语教学中心,至今已经拥有近40年对外汉语教学历史。学院目前有中国学生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国际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同时承担着全校国际学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中文和中国概况教育。
学院设有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国际学生教育教研室、丝路核心区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等教研机构。此外,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还在学院设立了“丝路沿线国家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基地”,自治区教育厅设立了“中西亚区域研究与汉语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负责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新疆政府奖学金自主招生项目,设有国家HSK(汉语水平考试)网络考试考点。
为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中文国际教育教学水平,学院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凭借新疆大学与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的三所高校合作共建的3所孔子学院以及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的合作关系,常态化开展学生互换交流学习、教师互访讲学、远程线上授课、中亚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来华大学生夏令营/冬令营等多个合作交流培养项目,并先后建立了12个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海外实习基地。在新冠疫情发生前,每年派出本科学生赴海外合作院校开展俄语学习、汉语教学与文化实践实习等交流活动,有近百名研究生赴国外孔子学院任汉语教师志愿者或开展实习活动。新冠疫情以来,持续派出近20名本硕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形式为蒙古国、泰国、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的孔子学院开展教学活动,为国际中文教育、促进中外人民友谊做出了贡献。为了拓宽实习就业渠道并积极服务社会,学院在疆内5所学校和教育机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仅2021年派出近70名余学生在实习院校开展大专和大学学生国家通用语教学工作。
学院现有一批高素质、高学历、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其中专任教师27人;教授3人,副教授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专任教师10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学院仅2021年获批各类科研项目16项,经费83.9万元;课程建设及双创项目11项;校级及以上奖励13项,发表论文22篇,其中1区1篇、四区2篇。本科专业进入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一门课程进入自治区一流课程。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