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乐山

生命科学学院

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84年乐山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2000年与乐山教育学院生物系合并升本为乐山师范学院生物系,2003年与化学学院合并为环境与生命科学系,2009年更名为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2012年,生命科学学院独立建院,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口援建单位。

生命科科学院的办学定位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教学立院、科研强院、人才兴院”办学方针,秉承“开放合作、与时俱进、特色鲜明、争创一流”的理念,坚持“立足四川,服务西南,面向全国”服务面向,重点解决制约学院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科学谋划,锐意进取,充分激发广大师生改革创新的活力和动力,努力建设高水平教学型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动植物检疫、林学四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学生1000余人;与武汉大学、西华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人。毕业生分布在省内外基础教育、政府部门、生物行业领域等各条战线,多数已成长为业务骨干。经过四十年办学,生命科学学院积淀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办学特色与优势:

1、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是学校博士教授比例最高的学院之一。现有专任教师62人,其中教授17人,副高16人,博士学位教师35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教师队伍质量持续提升,有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乐山市嘉州创新领军人才1人、嘉州科技菁英3人、乐山市高级人才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3人。还有党政管理团队与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团队为学生培养成才保驾护航。学院还聘有中学生物教师和生物相关行业专家20余名作为校外导师,参与学生的培养。

2、实践资源丰富

学院在校内有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实践实训提供了保障。有完善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实验仪器设备先进,其总价值达3000多万元;有2000平方米的自然展览馆,馆内陈列着的大熊猫、金丝猴、云豹、金丝猴、肉果秤锤树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全国高校少有;有4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和300平方米的资源昆虫养殖基地。还建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生实践实训提供了保障。

在校外建有校企合作四川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有14个中学作为主要的教育实习基地、16个制药企业、检验检疫单位、林业部门、自然保护区等非师范实践基地作为学生实习见习基地,为学生融合课堂知识、衔接行业需求、锻炼实践技能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基地的行业专家是学生见习实习的指导专家。

学院以科研促教学,还建有竹类病虫防控与资源开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山地濒危鸟类保护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地方品种鸡产业化四川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应用生物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峨眉山昆虫研究中心、峨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实验室、四川省林业草原竹纤维营养创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平台仪器设备先进,平台中博士教授潜心科学研究。

3、专业特色突出

学院林学学科被学校遴选为“学科递进培育计划”优先培育学科,在学校申请硕士点授予权中起到排头兵作用。林学学科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服务四川省加快实现由竹资源大省向竹经济强省跨越的战略需要,围绕林竹资源开发与利用、竹类病虫防控等开展深入研究,已形成森林保护、动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和森林生态与碳汇3个特色学科方向。“教研融合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批国家级新农科教改项目,“林学专业野外综合实践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西部师范院校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乐山师范学院林学专业为例”获批省级教改项目 ;“生物技术专业”获批为省级一流专业,获批为2013年“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植物学”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高创商昆虫创意产业新农科人才“四轮驱动”“三阶式”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2021年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4、科研成果丰硕

学院在竹类病虫防控与资源开发、鸟类保护、地方品种鸡研究等方面获得突出成效,是学校科研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中央财政国家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在Nature,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Annals of Botany,Animal genetics、昆虫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学院紧紧围绕学科特色与优势,加大与国家和地方林业主管部门联系,主动承担服务生态环境和林业发展的行业项目,为林业行业特别是竹类病虫防控与资源开发、西南地区珍稀鸟类保护做出了贡献。其中,“林业危险性害虫长足大竹象生态诱捕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四川主要景观竹林资源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分别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和二等奖(2018),“紫茎泽兰提取物对伪角蚜等竹类害虫的防治应用”和“中国西部雉科鸟类保护生物学研究”分别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竹燕窝培育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22年)、梁希林业科技奖科技进步三等奖(2021年)。参与的“我国亚热带重要经济林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其应用”和“四川省特色经济林(竹)主要蛀干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成果分别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浙江科技兴林奖一等奖和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9)。

5、人才培养成效好

学生实行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近年来,学院毕业生1600多人,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基础教育教师和生物技术、动植物检疫等本科专业人才。近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0余项,累计发表论文150余篇,参加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类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共计200余项。其中,有全国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国赛铜奖2项、四川省金奖3项。积极引导学生考研,成功考取研究生300余人,2024年毕业生考研录取率28.95%。历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以上,获得用人单位普遍好评。

近年来,学院下大力气搭建提升办学层次的平台,积极与相关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积极了一定的研究生培养经验,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学院2014年起陆续与新疆农业大学、西华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23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25人。

6、优秀校友资源多

生命科学学院办学34年以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毕业生,在各行各业涌现出了很多的优秀校友,也是学院丰富的资源。下面只列举部分代表。

(1)颜文,1990年毕业于生物系,现任乐山市井研中学副校长。中学生物正高级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会会员,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官。

(2)张佳,2004年毕业于环境与生命科学系,现任乐山市草堂高中校长。中学生物高级教师,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考官、四川省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乐山市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乐山市骨干教师。

(3)文军,2004年毕业于环境与生命科学系,曾担任金堂中学副校长,现担任成都市树德中学(成都九中)总务处主任,荣获“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

(4)杨波 ,2005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现任四川绿之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环境工程及水利水电中级职称,市政公用、水利水电二级建造师。目前从事危险废物治理技术服务、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相关工作。乐山市“优秀共产党员”,著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研发项目“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获四川省科技成果奖。

(5)聂海波,2005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现任四川君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从事环保治理相关工作。主持和参加了80余个项目;获专利22项、其中发明3项;获省级重大科技成果3项;获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1;3个系列产品进入省级名优产品推广应用目录。带领的团队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工人先锋号”和“全国工人先锋号”。个人荣获乐山市首届“乐山工匠”;“2018年四川企业技术创新突出贡献人物”等荣誉。

(6)喻晓雯 ,2011年毕业于乐山师范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主管技师。现就职于重庆市中医院中医药基础研究室。担任检验技师工作。主要从事结核病和干燥综合征的实验室诊断和发病机制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5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

(7)唐波,2013年毕业于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分别于2016年和2020年获得生态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目前在德国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从事博士后研究。

(8)宋旭颢,2013年毕业于乐山师范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13.09-2018.06就读于四川大学,动物学专业,硕博连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西华师范大学生态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昆虫资源开发相关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11篇,其中中科院二区论文4篇。

(9)刘远志,2013级动植物检疫专业学生,现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硕士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先后获得四川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四川农业大学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第三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医学药学专项)、四川大学二等学业奖学金,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4篇。

(10)卢彬,2010级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四川省叙永第一中学校高中生物教师,同时担任学校科技创新辅导员。2022年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多次参加市县级各类学科教学比赛并获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影像节等活动,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优秀指导教师、叙永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优秀辅导员。

(11)李云,乐山师范学院2005届生物科学专业校友、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副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参与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标准规范等多项文件,主持相关工作。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近1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负责人)1项、国家基础科技资源调查专项(子课题负责人)1项;发表论文数十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

(12)刘丽萍,2007届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校友、深圳市新安中学外国语学校中学一级生物教师,年级主任,生地科学劳动科组长,担任宝安区初中生物兼职教研员,宝安区青年骨干教师,宝安区“薪火计划”成员,宝安区命题组组长,曹义妹名师工作室成员。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