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学院
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前身为1978年的雷州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1991年学校升格为本科后更名为湛江师范学院化学系,1993年开始招收化学专业的本科生。2002年化学系与生物系合并成立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2006年成立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2014年更名为化学化工学院。
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即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其中化学是国家特色专业,通过教育部教育类专业二级认证,化学、应用化学为广东省一流专业,制药工程为校级重点专业。建有1个校级化学化工协同育人中心。《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为省一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课程是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无机化学》是广东省精品视频公开课。《药物化学》、《药剂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是校级精品课程。基础化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化学学科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新增硕士点规划建设学科、“珠江学者”设岗学科和省市共建重点建设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为广东省第九轮特色重点学科。2023年学生升学率为32.7%。学院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和湖北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
学院现有实验用房10000多平方米。建有广东省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高校综合化学教学重点实验室。拥有“清洁能源材料化学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湛江市新材料与环保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有“广东省粤西资源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清洁能源材料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新材料技术开发中心”等研发中心。与韩国庆北大学建立了“功能染料与先进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建立了清洁能源材料化学国际联合实验室。与金发科技联合建立“金发-岭师联合实验室”。学院现有4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分子荧光光谱仪、离子体单道扫描光谱仪(ICP)、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仪、元素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仪(GPC)、圆二色谱、三重四级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倒置荧光显微镜、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大型科学仪器70多台件,总价值5000多万元。
学院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积极投身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5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科研总经费27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学院教师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cience China Chemistry等S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获授权国家专利50余项;获广东省科技奖三等奖1项,广东省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学院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韩国、荷兰、加拿大及国内重点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与交流,每年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同时派遣中青年教师到对方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同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本科生,有力地促进了学院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承办第三届国际电化学能源系统会议、第六届有机功能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
学院被评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学风建设先进单位、考研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实验室安全管理先进单位、五好基层关工委等。学院党委获得学校先进党委荣誉称号。教工第一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化学系被评为“湛江市巾帼文明岗”。学院 “朝阳”创卫环保队获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奖,“向日葵”社会实践队获省首届“珠江公益奖”和“福彩公益优秀团队”称号,学院团委、学生会被评为学校“五四红旗”团委和先进学生会。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