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舞蹈学院
我校有着上百年的音乐舞蹈教育传统,自1903年创立湖南师范馆以来,我校就聚集了田汉、邱望湘等一批艺术大师,培养了吕骥、胡然等一批音乐家。红色艺术创演积淀深厚,音乐舞蹈教育特色鲜明。2008年我校音乐与舞蹈学科正式创办本科教育,2017年建成湖南省硕士点建设学科,同年音乐学立项为湖南省“十三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音乐与舞蹈学科获批为湖南省一流应用特色学科,2019年音乐学建设为湖南省一流专业,学院进入湖南省一本招生行列,2020年舞蹈学获批为湖南省一流建设专业,2022年音乐学获批国家一流建设专业,开始与湖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学科教学音乐方向硕士研究生,2024年开始独立招收学科教学音乐方向硕士研究生。
办学理念:在学校全面推进“红色一师”“品质一师”“活力一师”“幸福一师”建设的战略布局下,本学科坚持五育并举、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遵循“德才兼备、博学精艺、终身发展”的专业教育理念,聚焦新时代国家“强师计划”和文化艺术数字化新业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中心,以社会职业需求为导向,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造就“站好讲台”“站稳舞台”“立身文创”的复合型音乐舞蹈艺术人才。
师资队伍:学院组建了一支崇德尚艺、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有来自美、法、俄、奥等国家音乐院校、师范院校的艺精俊杰,他们求学海外,饱学西洋;有来自国内著名音乐舞蹈专业院校、师范大学、综合性大学的笃学才俊,他们躬身乐舞,淬火成钢。学院现有专业教师71人,其中博士29人,占比40.85%,教授7人,副教授27人,高级职称占比47.89%,另有特聘教授3人,在读博士6人,湖南省新世纪创新人才2人,湖南省骨干教师、教学能手4人,特聘表演艺术家5人。
办学条件:学院建有高规格专业剧场、音乐厅各1座,多媒体、数码钢琴、合唱、器乐、舞蹈、MIDI制作、录音、教学法等教室共28间,琴房249间,数码钢琴124台,教学钢琴272台,三角演奏钢琴3台。中外乐器200台件,演出服装300余套,工具书、中外期刊30余种,音像资料1000余套,专业图书和各种中外文图书10000余册。
学科研究:本学科大力推进应用型特色学科建设,创建科研平台,展开实践研究,形成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学院下设音乐教育、音乐学、舞蹈学、舞蹈表演四个专业教学系部,现有全国初等音乐教师教育中心1个,湖南省湖湘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研究基地1个,湖南省大学生艺术创新训练中心1个,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楚音文化研究所1个,音乐舞蹈学学科发展中心1个,音乐舞蹈专业教学运行与教师发展中心1个,音乐舞蹈艺术创作发展中心1个,并建有合唱、管乐、弦乐、民乐、流行音乐5个学生实践艺术团。近五年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基金项目7项,国家部委项目5项,省级科研项目60余项;出版专著22部,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获省级优秀社科成果、教学成果奖5项,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2项。
艺术实践: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出国展演6次,完成创新研究项目15项,参加央视及出国演出近200人次。获各级各类表演奖项149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2项,如集体艺术表演《村里来了个师范生》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近年来,我院师生原创音乐、舞蹈作品50余部,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展演20余次,出国访问演出12次,专业竞赛获奖120余项。
人才培养:自创办本科以来,本专业有80余名毕业生升学攻读硕博研究生,其中一部分人已经成长为音乐舞蹈学科中学有专攻的研究人员、专家学者;为全国城乡普通音乐舞蹈教育事业输送了2000多名音乐舞蹈教师,现已成长为音乐舞蹈教学名师、特级教师、教研员以及校长等行政管理人员的毕业生达100余人;有近200名毕业生活跃在文艺舞台上与文化管理领域,有的已经成长为一级演员、正高级馆员与研究员。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