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成立于2017年3月(前身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是我校独立建置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的二级机构。
马克思主义学院下设1个办公室、7个教研室(“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红色闽西与中国革命”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1个隶属机构:中央苏区研究院,及1个挂靠单位:干部培训中心(古田干部学院高校分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69人,其中教授19人,博士38人,兼职硕士生导师8人。拥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及由校院两级领导和辅导员教师共同组成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共同构成了一支经验丰富,开拓进取的教学、科研和学习团队。
教学改革和管理方面,大胆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挖掘利用闽西革命老区红色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古田会议精神、苏区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体验式”实践模式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拓展探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三大特色,其中自2007年以来组织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已发展为在校大学生“驻村任职” “主题式”“体验式”实践教学等多样化课程实践教学三个层面。通过十多年来的实践教学探索,先后在龙岩市下属的四县两区一市建立了十几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基地”。教学中注重挖掘利用闽西革命老区红色教育资源,采用专题讲授、讨论、播放音像资料、讲座、考察学习、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努力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础。以中央苏区历史及其形成的红色文化为重点,深入挖掘和研究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经验,以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研究为突破口,深入探索地方文化传承创新和创造性转化的具体路径,致力于推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近5年来,获批国家级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24项,市厅级课题33项,横向课题5项;发表论文118篇,核心期刊23篇,其中CSSCI收录15篇,出版著作7部。
2022年入选福建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建设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批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学科及福建省硕士培育建设点。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