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学院
云南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发改委联合批准,于2002年设立的全国首批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软件学院参与建设了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拥有“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和“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开设“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2个国家和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专业,合并原国家级特色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网络工程”与云南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信息安全”开设了“网络空间安全”本科专业。2021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新增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学院共获准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IBM和教育部-Intel精品课程2门,教育部-IBM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项、教育部-华为新工科建设项目2项,云南省精品课程3门、云南省双语示范课程2门。学院拥有云南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博士生导师3人,云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4名,云南省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人,云南省教学名师2人,云岭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青年千人计划学者2名。通过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全国率先提出软件工程CDIO工程教育模式,获批教育部人才培养CDIO创新实验区。国家教学改革质量工程项目6项,2014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位于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拥有1.97万平方米的独立研究教学楼,设有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昆明)、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云南测评中心、国家软件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实验区等国家级基地和中心;拥有“教育部跨境网络空间安全工程中心”、“云南省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云南省云计算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数据科学与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昆明市数据科学与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有云南省级软件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成教学、科研、服务相结合的完整体系,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营造了良好环境。
学院设立的“明远众创空间”、“云南大学-甲骨文创新创业校内实践基地为培养学生创新、创新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为学校在“互联网+”、“创客中国”、“挑战杯”等各类国家级学科竞赛中提供了高品质的项目和优秀的团队,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了可喜成绩:近三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一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4项、银奖4项、铜奖5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交叉学科建模竞赛获MCM一等奖1项、CCF大学生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获西南赛区季军1项。
学院以培养国际化、工程型人才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推行教学、实践、开发相结合,全力推进协同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在专业建设上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与美国、英国、新西兰、日本等国家高校和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按国际通行模式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工程型人才,推行教学、实践、开发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充分发挥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校企合作的优势,在京津、江浙沪、广深、成渝、滇中经济区等建立了诸多省内外实习基地,毕业实习招聘工作由专人专管,每年都有许多毕业生从中获益,通过实习基地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留在实习企业工作。
学院设有就业工作办公室、就业咨询中心、“云生涯-云规划” 职业规划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指导、咨询、职业规划等服务,最大程度保障了毕业生扎实的就业基础、较高的就业质量以及每年全校领先的就业率。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