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合肥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安徽大学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是世界“双一流”和国家“211工程”首批入列高校。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成立于2010年,始创于1985年招生的仪器仪表专业。学院紧跟国家和安徽省地方发展需求,主动融入合肥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和学校“双一流”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在高层次人才培养、自主科技创新、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圈建设中的贡献。经过近40年的发展,学院构建了多学科协同发展战略,形成了“机、电、信息”融合的“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注重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紧密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高素质工科人才。

学院现有安徽省高峰建设学科和安徽省一流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拥有“能源动力”、“电子信息”和“机械”等三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共建“电子信息”专业博士授权点。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包括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测控技术与仪器”和1个面向未来制造业的“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专业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截至2023年9月,学院在校学生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3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近700人。

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高。现有全职教职工138人,其中专职教师107人,含教授24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22人,专职教师中94%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学院近年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从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国内知名大学等引进多名高层次人才,教师中现有国家级人才3人,省级人才28人,安徽省教学名师4人,入选全球前10万顶尖科学家2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6人等,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适应学科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此外,已聘任了10余名包括海外知名教授、国家级人才和国内知名教授等作为学院兼职和客座教授,为学院发展助力。

学院拥有“高节能电机及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电能质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工业节电与用电安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人机共融系统与智能装备安徽省工程实验室”、“先进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节电与电能质量控制安徽省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安徽大学工程实训中心”和“电气与自动化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科学研究特色鲜明,在电机及控制技术、电能质量与电网优化运行、新能源发电与协同控制、智能机电系统与机器人等研究方向取得丰硕成果。近3年承担科研项目260余项,到账经费超亿元,到账科研经费多年在学校教学科研单位中名列前茅;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项,含重点项目2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近800篇,ESI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0余项;获得省、部级和国家一级学会等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奖项近20项;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特等奖2项和一等奖5项。学院所在的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前2.07%;,连续两年入选中国高校产教融合50强学院(2022、2023)。

学院高度重视党建思政工作,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获批安徽省首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安徽省高校工科学院唯一),安徽省“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安徽大学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等,相关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安徽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院多名教师获评安徽省“最美教师”、安徽省师德先进个人、安徽省“最美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学生入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1人、多人获评“安徽省十佳大学生”、安徽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安徽省研究生党员标兵等。学院紧扣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要求,聚焦“五个到位”,坚持党建思政融合,构建“三新三育”大思政育人格局,不断深化党建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协同共促,以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推动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相关党建工作获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学院注重学生科研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与国际、国内多家行业知名公司建立了联合研发中心和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多位研究生在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本科生升学率约45%,其中保研率约15%,部分优秀学生免试推荐至“985工程”高校继续攻读研究生比例约80%。学生在国际国内各类科技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本科生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智能汽车比赛、数学建模竞赛等科技文化竞赛中成绩优异,获全国特等奖、一等奖和安徽省一等奖40余项。学生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文体活动,施展才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院本硕博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率和就业薪资稳居全校前列,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